ZEM15臺式掃描電鏡帶你看世界——臺掃電鏡下的貝殼
日期:2021-01-08
圖:美麗的貝殼(本圖來源于百度圖庫)
海邊隨處可見美麗的貝殼,這種外殼結構是由軟體動物的一種特殊腺細胞的分泌物所形成的保護身體柔軟部分的鈣化物,其中95%左右的成分是碳酸鈣。貝殼具有獨特的多尺度、多級次"磚-泥"組裝結構,且因其多級層狀結構而具有韌性好、強度高等優良特性。
既然貝殼是軟體動物的外殼,那為何我們在沙灘上撿到的都是殼,軟體動物去哪里了呢?
小編一位學生物的朋友很殘酷地告訴小編,這些貝殼里的軟體動物都是被海螺吃了。
What?貝殼這么硬的殼怎么會被看似”憨厚"的海螺刺穿?
本著嚴謹、求實的態度,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使用澤攸科技開發的ZEM15臺式掃描電鏡探索一下吧。
圖:貝殼拼成的澤攸科技LOGO
圖:海邊拾取的貝殼
乘著度(KAI)假(HUI),澤攸科技的小伙伴們從海邊收集了一些美麗的貝殼,經過簡單的制樣后放進了ZEM15中開始拍攝。
圖:500倍下的SE形貌像(BY ZEM15臺式掃描電鏡)
500倍下已經可以看到貝殼表面的"磚-泥"組裝結構,正是這種穩定結構,使貝殼具備了韌性好、強度高等特點。
這么強大的防線是如何被攻破的呢?
圖:1000倍下可以看到一些孔洞結構(BY ZEM15臺式掃描電鏡)
圖:2萬倍下的孔洞特寫(BY ZEM15臺式掃描電鏡)
圖:3萬倍下的孔洞特寫(BY ZEM15臺式掃描電鏡)
放大到3萬倍后,我們可以清晰觀察到直徑5微米左右的孔洞。顯然,海螺如果要吃掉貝殼內的軟體動物,這些孔洞太小了。關于這些孔洞的形成,小編有四種猜測:
(1)海螺或者其他獵食動物為了在貝殼上打孔捕食,需要利用身體堅硬部位對貝殼進行"夾持","夾持"過程中留下的孔狀損傷;
(2)海螺或者其他獵食動物分泌的酸性物質在貝殼上腐蝕出孔洞結構;
(3)貝殼在海中隨波逐流,在海水的腐蝕和海底巖石的碰撞作用下形成孔狀結構;
(4)其他微生物在貝殼表面寄生鉆孔形成;
小伙伴們,真相究竟如何,你們怎么看呢?
微觀世界里有著許多無法猜測的精彩,但這不也是世界的美妙嗎?
ZEM15的電子光學系統、探測器、電路控制系統、信號采集系統和操作軟件均為澤攸科技自主研制。特別研制的電子光學系統設計,使拍攝圖片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對比度。配合很高的信號采集帶寬,可以在視頻幀率下高質量的流暢顯示樣品。只需鼠標就可完成所有操作,無需光闌對中等復雜步驟。主機集成高壓及控制系統,是目前市面上體積較小的臺式掃描電鏡,便于移動,安裝無需特殊環境。
以上就是澤攸科技小編介紹的臺式掃描電鏡微觀下看貝殼,關于文中使用的掃描電鏡價格請咨詢18817557412(微信同號)
作者:admin